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安徽实践】安徽连续三年以创优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充分体现安徽对营商环境的重视。去年,安徽启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首批29项改革全省复制推广,“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安徽均位列全国前十。去年,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141万户、增长1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是2012年以来当年新增最多的一年;制造业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增速,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4个月居全国第1位,2023年制造业贷款增长29.1%。
降低融资门槛“贷”动企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近年来,各地紧盯企业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全力纾困解难,充分营造出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对于民营经济发展而言,常?;崦媪偃谧誓烟?,尤其是中长期贷款问题。要建立风险分?;?,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通过建立政府、银行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风险分?;疲档鸵卸悦裼行∑笠档姆缦盏S?,提高贷款投放意愿。鼓励银行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和利率水平,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其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担保能力,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担保服务,降低其融资难度和成本。
让民营企业吃下法治“定心丸”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举措,国家和各省级层面也相继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等方面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有关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精准性不够,特别是在投资融资、招标采购、行政执法、司法?;さ确矫娲嬖诿飨缘那鸲源惹榭?,导致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因此,加强民营企业立法,从法律上把上述政策和举措固定下来,用法治平等?;っ裼笠档母飨钊ɡ腿ㄒ?,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热情,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建议加快出台《民营企业法》对民营企业的法律概念、范围和特征予以界定,将平等原则作为《民营企业法》的核心原则。明确国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上市融资、外经外贸、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特别支持。在《民营企业法》出台后,以此为框架结合《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修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形成系统的、相互衔接的民营企业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