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0-11 阅读次数: ?;な恿ι?input type="button" 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onClick="document.all('color_printsssss').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当产业转移的大潮席卷而来,当皖江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强劲吹响,身负服务安徽崛起使命的安徽律师,将作出怎样的思考,以何种姿态和作为去迎接这股浪潮,安徽律师事业又将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实现自身新发展。
带着这样的命题与思考, 8月28—29日,安徽省律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在安徽黄山隆重举行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杨立新等7位专家学者,安徽省司法厅副巡视员、省律协秘书长潘法律、省律协会长蒋敏、副会长周世虹、音邦定、宋世俊、朱世贾、蒋祥爱,各市律协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以及省律协常务理事、部分论文作者、律师共140余人参加了共话皖江城市发展的论坛。
论坛是舞台,讲台,平台,擂台,更是一个前台
围绕论坛的主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安徽律师业的发展——律师与学者同行”,安徽省司法厅王翠凤副厅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战略决策的出台,对安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律师为示范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既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需要,也是律师拓展业务领域的一种宝贵机遇,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共同研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
王翠凤用“舞台,讲台,平台,擂台,前台”来形容本届论坛,她指出,安徽律师论坛不仅是与会律师与各位来宾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大家共同研讨发表见解的讲台;是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平台;是不同观点直接交锋的擂台;是追踪学术前沿、展示学术风采的前台。本届论坛是安徽律师首次与国内知名法学专家、学者的直接交流,是安徽省律协提高论坛水准的一次新尝试,大家要珍惜极好的机会,多向专家请教,取服务经济发展真经,求服务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之良策。
最后,王翠凤要求广大律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总结经验;不断拓展业务新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层次,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律师与学者互推互进共谋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安徽省律师协会对外沟通渠道,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引导法律理论与法律实务的双向建构,安徽省律协联手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搭建学者与实务工作者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探索构建律师服务示范区的新模式,深入探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安徽律师业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民法学家杨立新表示,“律师与学者对话”的主题拉近了律师与学者的距离,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讨论民商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论坛让民商法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司法的实践结合起来,实务工作者提出的问题能推进理论研究,理论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提供给实务工作者营养和粮食。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够参与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皖江城市带这样一个论坛,与以往研究民商法宏观的全国性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对课题研究是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了解地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立新教授分析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在当前信用严重缺失的现状下,示范区建设应当突出?;ば庞美妫忧啃庞弥贫冉ㄉ琛G秩ㄔ鹑畏ǖ牧⒎?、司法实践及其完善对律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律师与学者开辟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对某些立法和司法问题产生共同的认知,从而推动皖江示范区法治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他用“天翻地覆”四个字形容律师行业在31年中的发展变化过程。他称,律师在这几十年建设当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从律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看,目前的17万律师还远远不够,将来会有更多人加盟律师队伍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硕果缤纷 共谱法治新篇章
本届论坛主题聚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安徽律师业的发展——律师与学者同行”,以引导和促进律师参与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为主线,以拓宽我省律师业务领域,提升业务能力为关注点。
论坛共收到论文263篇,分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律师职业使命与律师业发展,刑事、行政及其他业务、民商事业务等五个分论坛,论文内容主要涉及到律师服务示范区建设、律师的成长和律所的管理、侵权责任研究、劳动争议调解、公司股权等多个研究领域。
为重点打造“打开门,迎进来,走出去”的论坛效果,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充分引导学者和广大律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会上,与会律师与学者,围绕法律领域的前沿课题,法律实践中的难点困惑,点面结合地展开了观点的阐述,形成了学者与律师之间激烈讨论与交流场面。论坛交流展现着学术观点和律师实务的碰撞,洋溢着浓重的自由开放气息。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分论坛中,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张晓健律师的《律师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企业法律体检服务》一文,深入探讨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复杂系统工程中律师开展法律服务的新形式,开拓了律师视野。以“律师的职业使命与律师业的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交流讨论贴近实际,实现与第八届华东律师论坛的紧密衔接。
安徽华冶律师事务所胡继桃律师的《关于“酒驾”肇事案件的几点法律思考》一文,紧扣刑法修正案(八)的亮点,思考“酒驾”肇事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各个业务分论坛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各自业务领域,交流研究成果,产出了一批有调查、有分析、有内容,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使论坛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最终经过精心评选,共有18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论文的内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主线,探索律师服务范式的建构与拓展;二是探索新时期律师行业职业使命与律师业务发展的新趋势;三是追踪最新立法课题,富有前瞻性;四是抓住法律实践中的热点难点,表达律师在立法领域的思考与探索。
在闭幕式上,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蒋敏表示,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在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力帮助下,得以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紧扣了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的主题,这是安徽律师事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对我们安徽律师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要依托安徽经济的发展,正如今天论坛我们与学者同行一样,安徽律师事业的发展也与安徽经济的腾飞同行。
蒋敏会长在总结论坛的特点时,指出其最大亮点,就是创新了举办形式,邀请了广大专家参与了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正是有了专家学者的同行,使本届论坛的学术价值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使得近5000名安徽律师得以展示出一个丰富有内涵的学术情景。
这是一次展示与宣示的论坛,更是一次收获硕果的论坛。带着对法治事业的憧憬,对法治理念的守望,踏上归途的140余名与会者,必然会以守节忠诚来践行自己的诺言。相信安徽律师行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文/纪永德 尹金旺
稿件来源:《法律与生活》新闻半月刊 2010年9月下半月(总第4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