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十年。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十年回眸”专栏,力求从一个侧面、一组数字和一段生动故事反映出我省十年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我省政法机关在打造平安和谐安徽进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律师,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但你视一切险阻诱惑为无物,你的格言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观事实,才是最高的权威?!焙悄菊馐自廾缆墒Φ氖?,伴随着当下律师愈发积极介入经济生活各领域,而让人们愈发领悟深刻。
2002年起,全省律师事务所从349家增加到如今的529家,专职律师从2606名扩容到4827名,全省律师近3年代理的民商事案件和非诉业务累计就达25万余件。数字的跨越背后是安徽律师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规范。
忠诚履职 服务大局
“正是有了律师全程服务的支撑,一期项目才可以如期封顶。”近日,省“861”重点工程、宣城市某商贸物流园一期项目顺利封顶,预计10月份正式投入运营。这其中,少不了安徽净源律师事务所的功劳。自去年5月接手该项目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净源律师事务所处理法律事务达百余件,形成书面律师工作报告两千多页,保障了项目依法有序地开展。
律师为企业经营“把脉”、进行“法律体检”,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2002以来,在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加快崛起的经济建设主战场,我省律师主动介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国企改革、城市建设改造及资本证券市场、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改革、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经济活动,防范和化解?;缦?;积极参与“中博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洽谈会议,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不经意间,律师服务的触角在不断延伸。2003年5月,省司法厅、省信访局下发了《关于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通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省律师参与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的信访接待工作中,他们以专业的素养,具有亲和力的中立身份,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几年间,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涉法信访案件、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情系民生 倾心公益
2003年底,一股冬日暖流在江淮大地蔚然升腾。我省律师率先在全国组建起了“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志愿团”,引发了一场讨薪风暴。全省律师积极响应,参与者不断壮大,最终整个讨薪行动中受理案件2000多件,追回欠薪3000多万元。
这一义举开启了我省律师投身公益事业的先河。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正值我省第七次律师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向全省律师发出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号召。很快,号召得到响应,陆续筹集而来的资金达156万元。随后在松潘县中学设立的“安徽律师爱心助学基金”,至今已救助贫苦学生近百人。在服务法律匮乏地区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中,我省连续3年选拔的16名律师为无律师县和西部律师人才严重短缺的县带去了法律的阳光。
今年3月,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学雷锋,律师在您身边”为主题的“学雷锋律师服务月”活动?;疃诩?,全省律师纷纷走出写字楼,走进社区、街道、学?;蚶鸭彝ブ?,践行雷锋精神,提供法律服务。
诚信为本 规范求精
最近,一部新规草案备受律师们关注?!栋不帐」赜诼墒χ匆档娜舾晒娑ǎㄐ薅┎莅福分泄娑?,律师不得以非律师身份从事有偿法律服务;未经委托人同意,律师不得将受委托事项转交他人,以此杜绝部分律师、律师事务所违规执业。
其实,自2005年以来,我省一直注重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建设。当年4月2日,全省律师代表选举产生了我省首位由执业律师出任的省律师协会会长,标志着我省律师管理工作步入了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新格局。随后,我省逐步建立起客观、公正、公开、权威的律师工作诚信信息系统,深化律师工作诚信建设。
2008年,省司法厅对全省执业律师执业资质进行了集中清理检查,整理律师资格档案8000余份,共清理出不具律师执业资格的39人,有效净化了律师队伍。 2011年以来,我省开展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将全部达到省二级标准。
时代不断赋予着律师行业新的使命,而全省律师亦将在“忠诚正义诚信责任”的旗帜指引下奋力前行。·孙亮 本报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2年9月18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