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_登录-栖凤楼论坛_楼凤宫论坛(品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媒体报道

[民主与法制时报]品皖风徽韵展律界先锋——安徽省第四届“十佳律师”专题报道

日期:2014-02-25    阅读次数:    ?;な恿ι?input type="button" 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onClick="document.all('color_printsssss').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字体: 打印

    日前,以弘扬律师规范执业、维护公平正义、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激励广大律师勤勉尽职为主题,由安徽省司法厅批准、安徽省律师协会组织的“第四届安徽省十佳律师暨2009-2012年度安徽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安徽省优秀县域律师事务所、安徽省优秀律师、安徽省优秀县域律师”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评选,按照评选的条件和规则,经过申报推荐、初评、投票、考核评选和评委投票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安徽省“十佳律师”10名,优秀律师20名,优秀律师事务所25家,优秀县域律师15名,优秀县域事务所15家,并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此次评选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历时4个月,至申报截止之日,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共收到115个推荐名额。评选之初,为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和高效,在安徽省司法厅党委和省律协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由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律协相关人员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在评选活动中,安徽省律协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针对每一项评选制定了评选标准和细则,实行计分考核。

    在评选标准中,尤其重视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强调律师积极参加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涉法信访接待、开展各类公益维权、律师服务进社区进乡村及律师助学、助残、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重视律所存续时间、执业规模,强调律所在制度建设、业务实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本社安徽记者站耗时半个月,跨越江淮两岸,走访了合肥、宣城、淮北、阜阳等市县,采访了多位优秀律师。通过专题报道,展现安徽律师的独特风采,以飨读者。

 

 

陈沅: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人物简介:

    陈沅,女,汉族,1969年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9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为安徽安泰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翻开履历,从1995年执业至今,陈沅共办理了数百件经济、民事类型的非诉及诉讼案件,曾先后为安徽省科技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多家政府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

    勤钻研帮国企渡难关

    1990年,陈沅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公务员、企业职工后,于1995年,到安徽省经济律师事务所(安徽安泰达律师事务所的前身)干起了老本行。

    刚到律师事务所时,陈沅常跟着老律师学习,尽管所里很多人是他大学学弟,但她并没有碍于面子依然向他们虚心请教。“学弟们”给她修改的文书、文件,她都一一保存起来,仔细揣摩。好学勤钻研,使陈沅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房地产项目、金融票据等法律工作领域崭露头角。

    2002年,陈沅开始从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的法律工作。作为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的法律顾问,她为该中心审查拟发布的交易信息、参与制定招标文件和交易合同,在该中心组织交易的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长江饭店有限责任公司等有重大影响的上百个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全程参与项目谈判、草拟有关法律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

    在合肥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产产权转让项目中,由于原企业负担重,漏洞多,多家外地企业来谈判收购都没有结果。后来,马鞍山某公司有意向收购该企业。

    陈沅和整个工作小组在前期做了大量清理工作,理顺产权关系,并确定将主要工作放在如何剥离原企业的不良资产上。后来,陈沅设计了一个方案,由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先购买该公司的有效资产,再将其转让给马鞍山公司,这样既剥离了其不良资产,又能有效解决它面临沉重的负担问题。经过前期大量的论证和对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应用,最终圆满完成重组公司的法律服务,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

    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安徽律师协会会长、安泰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宋世俊说:“能够当选十佳律师,光是业务好还不够,还要看到她对行业、社会的贡献。”

    在这一点上,陈沅丝毫不含糊。为协助政府开展信访工作、在疑难复杂的信访事项中发挥律师应有的作用,2012年8月起,陈沅受聘担任省信访事项依法终结评议团成员,先后参与处理信访事件10余起,曾多次劝导信访人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反映问题、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依法维权。

    同时,陈沅作为优秀律师,还被遴选到安徽省司法厅法制处挂职为处长助理。在挂职期间,她为机关的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先后参与了《基层法律服务执法标准》《律师管理执法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审查厅机关对外的民事合同。

    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陈沅用自己扎实的法律基础、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体现了律师在推进法制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傅强:要做就做最好

    人物简介:

    傅强,男,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本科学历,199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为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律师。

   “虹途律所的标志是一个彩虹围绕着一个核心排列,寓意是希望每一位律师都有五彩斑斓的前途,大家奔着一个目标,更加团结。”

    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所标”的含义,及自己关于律所建设的一系列构想。他希望通过实践,将自己的一系列想法变成现实,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律师事务所。

    成功源于踏实肯干

    1999年,傅强开始了从小向往的律师生涯,但“在做了专职律师后,才发觉律师远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风光”。于是,他将苏轼的名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作为信奉的专业理念,处处以此为信条,树立了做专家型律师的目标。

    踏实肯干的傅强代理了多起具有代表性的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比如全国索赔数额最大的著作权纠纷案,安徽省首例撤销权案、首例戏曲著作权纠纷案、最大工伤待遇争议案等。

    2010年,傅强代表上海某网络公司处理了合肥艺凌公司等通过网络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初,公安机关欲以非法经营罪立案,可是傅强认为,非法经营罪不能很好界定该案,遂建议公安机关以侵犯著作权罪立案。

    最终,该案有25人以侵犯著作权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赔偿350万元。此案不仅是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的最高赔偿,同时也创下了安徽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之最,入选2011年度国家版权局十大案件。

 

    在创业中实现理想

    执业十余年,傅强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定位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说:“律师的黄金年龄是35岁至45岁,我希望利用这黄金十年,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2011年,他走上了创业之。

    2011年6月,经安徽省司法厅批准设立,合肥市司法局直属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成立。目前,该所已有5名合伙人,20多名执业律师和律师助理人,傅强作为律所主任,成为这艘大船的“掌舵人”。

    对律所的成长和发展,傅强认为,随着中国律师业的发展,传统“大而全”运作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细分的要求,他“希望尝试一种全新的理念和不同的模式”。

    作为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的“掌舵人”,傅强一改大多数律师事务所合署办公的传统,施行了全新的分部门合作模式,也逐步在实践他倡导的“人不在多,重在志同道合”。

    目前,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傅强为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确立了“建筑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和投融资”“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金融证券”四大业务板块,实行分部门合作,并创建了“1+N”团队合作模式。

    近年来,除传统金融、房地产业务外,他们也将目光放在了一些新兴领域。比如,帮助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知识产权风险及防范、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等。

    如今,安徽虹途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量与名气逐渐增长。创业两年多,傅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功的喜悦,使得这个“70后”愈发自信与坚定,如他所言,“我的信念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不轻言放弃。”

 

孙箫:精雕案件“作品”的手艺人

    得知记者采访他,坐在桌面整洁、书架整齐的办公室的孙箫略有些惊讶:“荣誉的获得是团队的力量,你是谁不重要,和谁在一起才重要。”

    也许,正是这一份谦虚、平和的态度,成就了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箫。

    转行后的务实

    2000年,孙箫从工作了7年的公安机关辞职做了律师。起初,因为羡慕律师是人们眼里的知识分子,从事的是一项知识密集型职业,于是“一干就干了15年”。

    踏实肯干,可以说是孙箫的一大特点。有一年,在他代理的一起商标侵权案件中,他代理原告一方,负有举证责任。孙箫假装成买房的顾客,拿到了对方印有商标图案的售楼宣传册等书面证据,并对售楼现场、悬挂的广告牌进行拍照留证,取得了对方侵权的大量证据。

    该案开庭后,法官主持双方调解,最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此案也被评为2012年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な缶浒讣?。

 

   律师应该像个手艺人

   孙箫觉得,做律师应该像个手艺人,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精雕细琢。他曾代理过一起贪污案件,作为被告的上诉代理人,如果在二审中找不到突破口,李某将面临严重的刑罚。

   经过对一审卷宗的仔细研究,孙箫发现一份对李某的“询问笔录”的制作时间是在对李某立案之前。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询问”这一侦查措施是专门针对证人和受害人的,对犯罪嫌疑人只能使用“讯问笔录”,那检察院为什么要对李某“询问”?原来,检察院本来是将李某作证人询问,但李某在该份询问笔录中已将其全部犯罪事实向检察院作了如实交代。

   他眼前一亮:这是自首!于是,二审庭审中孙箫提出李某属自首的意见,该辩护意见得到了二审法院的认定。最终,李某不仅免除了牢狱之灾,还保住了公职。

   工作上的勤勉务实,生活上的热心谦和,使孙箫获得了诸多赞誉。领导认为他是“一个能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相结合的律师”,同事认为他“对我们年轻人的帮助,不光专业方面的教导和经济方面的帮扶,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正义感、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善心。”

 

 

杨金龙:弱势群体的“维权斗士”

    初识杨金龙,没有传统印象中律师雄辩滔滔的言辞,三两句交谈中尽是谦虚。此后得知,他做律师前,一直在基层政府部门工作,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对农村的社情民意十分熟悉。

    2003年,杨金龙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转行做了律师。2006年他来到安徽弘大律师事务所正式执业。职业虽然变了,可是“农村、农民、土地”却是杨金龙一直丢不掉的情结。

    在杨金龙代理的案件当中,涉农类维权、纠纷案件占了绝大多数。杨金龙告诉记者,由于此前常和农民打交道,他发现,由于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忽视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加之一些单位用工不规范,此类案件极其常见。

    这让杨金龙意识到,当下真正有力的做法,是利用法律武器来帮助这些因不懂法而吃亏的人。于是,他将主要的业务领域和研究方向放在了涉农案件上。

 

    奔赴玉林做援助

    2011年,律师事业已步入正轨的杨金龙,报名参加了司法部 “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去广西玉林法律援助一年。此前,因害怕家人阻止,办理好所有手续后,他才将消息告诉家人。

    可是,杨金龙远远低估了志愿行动的困难。他服务的广西玉林福绵管理区下辖6个乡镇,40多万人口,在此之前没有一名职业律师。同时,由于福绵区有近千家牛仔裤加工厂,被称为“世界裤都”,大量的劳动纠纷是该区主要突出的矛盾。

    2012年3月,有72名农民工到福绵法律援助中心向杨金龙求助,希望讨要他们被拖欠的45万元工资。但农民工只能提供一份自己列的欠发工资表,证据严重不足。如果按照仲裁、诉讼的常规程序,很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于是,杨金龙建议劳动部门对该起拖欠劳动报酬纠纷立案。一开始,劳动部门认为没有先例。杨金龙结合法律法规,最终说服他们立案查处。这一举措对福绵管理区的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也为农民工讨薪维权开辟了一条快捷通道。

    在玉林的一年里,杨金龙共办理法律援助案82件,多为农民工讨要劳动报酬的劳动仲裁案件和劳务受伤案件,还有部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弱势群体维权案和死刑案;接待3000多人次群众咨询,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化解了10余起社会矛盾。

 

    党员“维权斗士”

    结束广西的法律援助行动后,杨金龙在家乡成了“名人”,他先后获得了司法部“1+1”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安徽省司法厅2012年十大年度榜样人物、安徽省争先创优优秀党员。同时,因为特别关注农村问题,代理了大量涉农纠纷、维权案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被大家誉为帮扶弱势群体的“维权斗士”。

    2013年,杨金龙报名参加了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律师进乡镇活动,选择走进最偏远的老庙镇。无论寒暑,杨金龙每月总要去两三次,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调解了大量赡养、离婚和邻里纠纷。

    安徽弘大律师事务所党组书记蒋祥爱评价称,“所里有39名律师,杨金龙的业务能力和创收收入都不是最高的,可是为什么要推荐他去参选安徽省优秀律师,就是源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作为一名党员,他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

 

                                                     稿件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