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凤阁信息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_登录-栖凤楼论坛_楼凤宫论坛(品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媒体报道

[新安晚报]办了预付卡,消费常被“卡”

日期:2015-03-12    阅读次数:    ?;な恿ι?input type="button" 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onClick="document.all('color_printsssss').style.backgroundColor='#EDF0F5';">       
【字体: 打印

 

记者整理出三类典型陷阱,律师解答维权要点及消费提示

 

    很多商家为了拴住顾客,会让顾客办理预付卡。顾客为了享受优惠,也就办理了。然而,有些消费者却发现,办理了预付卡后,要么商家承诺的服务难以兑现,要么商家干脆关门大吉。连日来,读者纷纷向本报投诉遭遇的预付卡“陷阱”。记者整理出三类典型陷阱,并请省律协安排祁克东律师及李永光律师解答维权要点及消费提示。

    2013年下半年,合肥市民张女士在樊洼路与科学道路交口附近的兜酷汽车美容店办了张300元的洗车卡,按约定,可以洗车30次。

    去年国庆节前夕,张女士看到兜酷关门了。她忙找到洗车卡,按照上面留的电话打过去询问。一位姓贾的老板接了电话,跟她解释说,他和合伙人葛某产生一些分歧,这家店不做了。他现在和其他人合伙在金色池塘小区附近开了家新店,张女士可以去那家新店继续用卡洗车。

    虽然这家新店离家比较远,但张女士为了不白花这300块钱,也只有妥协了。在顺利洗了3次车后,等到春节前第4次去的时候,这家新店的人跟她说,贾老板已经撤股,她的卡不能继续用了。张女士再度找到贾老板,对方跟她说,他和那家店合作确实是去年12月底到期,现在他不做这块了,而且当初收300钱是他和葛某合伙的店,葛某也应该负责。于是让张女士去找葛某。张女士电话联系葛某后,葛某声称不会赖账。但过完春节后,她再打葛某电话,发现对方电话已?;?。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到贾老板,他表示张女士说的情况确实属实。他和葛某合伙开的店,出现这种情况后,按说两人应该平摊责任。如今葛某不愿承担任何责任,他只有尽力再找一个协调解决的方法。

    祁克东律师点评:

    张女士办预付卡的“兜酷”商家虽不在经营,但应当退款并支付必要费用,否则其经营者、股东对上述债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商家的两名股东贾老板和葛某均有向张女士退款并支付利息和必要费用的义务,张女士可以向两人中的任一人主张上述权利。

    不少消费者会碰到店家转让,导致预付卡无法使用的情况。若商家只是更换经营者,其营业执照、名称字号没有变更,新店还应延续之前的合同关系,消费者可以继续消费。否则,新店主没有承担消费者储值卡后续消费的义务,消费者只能向商店原经营者、股东要求退款并支付必要费用。

    支招:办卡时间尽量短

    办卡时尽量选择时间短、金额小的卡种,可以一定程度规避风险。必要时要与经营者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对服务内容、标准、期限或次数、服务地点、服务费用的收取以及折扣、优惠额度的计算方法、消费者转让卡的限制条件、退费相关手续、各自的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的约定。同时,要索要发票、保留付款凭证及相关协议以及预付款宣传单据等证据,以便纠纷发生时能提供证据,维护自身利益。

    2013年底,合肥的李女士在东七菜市场旁边一家理发店办了一张剪发卡。“当时觉得这家店办卡有优惠,关键这店的老板剪头发不错,于是就办了一张100元的卡。”李女士告诉记者,开始4次,她每次去剪发都是老板剪,但后来去,就是店里的徒弟剪了,剪发的效果很不好。她不满,提出要求老板剪。但去了好几次,老板都不在。她对店里的徒弟剪发水平确实不满意,于是提出退款。不过这家店却说李女士的要求不合理,不给退。

    后来李女士打电话给12315,经过协调,这家店肯退款了,但是是按照原价消费额扣除后,退还了卡内剩余的钱。“我本来就是冲着老板的手艺和服务才办的卡,办卡的时候也说没问题,结果却兑现不了。”

    祁克东律师点评:

    李女士在办剪发卡时,如果和理发店有明确约定,消费时必须由理发店老板剪发,则李女士剪发时老板必须提供服务,否则李女士可以要求理发店退款并支付必要费用。若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理发店中其他人为李女士剪发就不构成违约。

    支招:书面约定消费细节

    消费者要求特定服务的,在办预付卡时应当与商家有明确约定,最好是书面约定,注明服务内容、提供服务的人员、服务标准、期限或次数、服务地点、服务费用的收取以及折扣、优惠额度的计算方法、退费手续、各自的违约责任等内容。

    去年10月份,王女士在合肥市青阳北路附近的东昊国际理发店办理了一张500元的理发卡,当时办卡可以打五折优惠。

    然而,理发卡还没用一段时间,店铺就转了手,新老板告诉她,卡依旧可以使用,但只能打七折了。“卡里的钱也拿不出来了,我只好同意了。”今年过年之前,王女士意外发现店铺关门了。

    三天前,王女士再次经过理发店时,发现店面已经改成了一家棋牌室。我问他们之前的老板去哪里了,“ 他们也不说。”

    记者注意到,东昊国际理发店还在一些团购网站上留有信息,根据网站上预留的电话,记者拨打过去,固定电话也已经注销,但一些团购项目的有效期还持续到今年四月一日。

    李永光律师点评:

    像王女士这种情况,由于主体失踪,如果维权的话可能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由于办卡金额不大,对方也没达到刑事犯罪的界限,而从经济纠纷的角度来说,消费者维权的成本也太高。

    支招:搞清楚跟谁签了合同

    如果有持续稳定的需求,那么办卡时尽量选择信誉好的连锁品牌。此外市民还应该在办卡时关注店面的营业执照,获取店主的姓名、身份证号,并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相应的约定。包括充值以及消费的金额等,防止商家利用系统做手脚。 本报记者胡霞利陈牧

    稿件来源:2015年3月11日新安晚报